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7期
编号:11938705
西帕依固龈液防治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5日 汪跃平 游云华 梁军 王思阳
第1页

    参见附件(1579KB,2页)。

     注: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而中晚期口腔癌的术后放疗也可以大大降低其术后复发率,研究表明[6]头颈部鳞癌术后放疗5年局部控制率为78%。但几乎所有患者放疗都会造成口腔黏膜不同程度急性放射损伤,并且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损伤程度也越来越重,往往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和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放疗计划的完成。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一般在放疗第2周出现,放射剂量超过20 Gy时引起口腔黏膜上皮血管微循环变化,出现充血、糜烂、溃疡、出血,并破坏唾液腺分泌功能,同时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口干等症状。

    对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我们一般给予抗生素、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局部常用0.5%洗必泰含漱剂,可以减轻患者口腔炎的症状,但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也随之增加。

    西帕依固龈液中所含的没食子成分自古以来被视为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药物,斯拉甫等[4] 研究证实,西帕依固龈液对口腔炎症黏膜上皮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和水肿等主要病理变化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可减少对慢性炎症增殖期的肉芽组织生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等口腔疾病的常见主要致病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减少了炎症介质对机体的损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79KB,2页)